胃隔膜炎及其发病机制

00:00
01:53

医生主讲实录

胃隔膜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约十分之一万,约占消化道闭锁的1%,有关本病现有资料为三个病例,报道统计,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现认为幽门隔膜的形成是由于局部内胚层组织过度增生的结果,无孔膜见于新生儿,有孔隔膜见于儿童和成年人。

目前认为胃隔膜的发生与胚胎期原肠的再通有关,这假说认为,在胚胎六周以后,消化道上皮细胞增生,使管腔闭塞,实质性索状体,而后,该索状体内出现了空泡化,继而空泡融合,管腔再通。比如在发育过程中,幽门部停止在实性索状体阶段或该部空泡化不全则形成了胃隔膜,但现在有人认为,在胃的发育过程中不存在增值阶段,幽门隔膜的形成是由于局部内胚层的组织过度增生的结果。

它的发病机制,胃隔膜一般位于幽门以下1到7厘米,隔膜是由黏膜和黏膜下层组成的,隔膜两面均覆有正常黏膜,隔膜厚度的2到3厘米,柔软带有韧性,无孔的隔膜可造成幽门完全梗阻,见于新生儿,有孔的隔膜,该孔位与膈的中央或偏于一侧,大小2到3厘米,可耐受人工扩张,见于儿童和成年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