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创伤后的处置原则

概述:

运动创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引起机体组织或器官损伤的总称。运动创伤的处理原则是:保持呼吸通畅,循环稳定。早期制动、休息伤肢,止血,防肿胀;中期改善局部血流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后期增强和恢复机体功能,进行康复,理疗,按摩,功能锻炼等。

运动创伤处理基本步骤及作用:

运动创伤的特点是,轻伤多,重伤少;急性损伤多,慢性损伤少;软组织损伤多,骨性损伤少。运动创伤处理原则有五个步骤,即保护,休息,冰敷,压迫,抬高。一、保护受伤的部位,以免加重其伤害程度。二、休息。受伤后立即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必要时用拐杖等支撑,在医生检查与许可下,方可活动,以免再次刺激伤情,使之恶化,也能促进复原。三、冰敷。促使血管收缩,减缓血液循环速率,减少组织液渗出,控制受伤部位的肿胀疼痛及痉挛等症状。四、以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以减少内出血及组织液渗出,具有控制伤害部位肿胀的功效。五、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利于帮助集聚于受伤部位的组织液回流,避免过度肿胀。

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原则:

运动创伤康复训练主要是解决健康恢复,增强机体活力,尽最大可能通过活动,使肌肉韧带关节及整个机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既要遵守运动训练的全面、渐进、个体、反复的一般原则,又要遵守康复训练的特殊原则:1.根据伤势决定局部活动的负荷大小,逐步加大全面活动的原则;2.控制患处功能活动的质和量,以局部活动后患处不出现局部疼痛和训练后24小时不出现肿胀为度的原则;3.每次康复训练后做好放松练习及热敷或轻度按摩原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