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运动障碍产生的病理机制

多巴胺受体超敏学说、精神药理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是通过阻断中枢边缘系统的D2受体而发挥作用的;而且研究发现,药物对中枢边缘系统的D2受体阻断作用越强,其抗精神病疗效也越高,也就是控制幻觉妄想症状越好。

阻断中枢的黑痣纹状体的多巴胺神经元,导致锥体外系反应,联系到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多数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发生,令人想到这种长期的受体阻断作用,类似于外周肌肉的去神经超敏作用,作用机制是神经毒性学说。

该学说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有两种解释:

第一,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中枢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另一个神经毒性学说是多巴胺在中枢有单胺氧化酶,代谢为二羟苯乙酸,然后再进一步代谢为高香草酸。

在前一步代谢中产生的附产品有过氧化氢,后者生成超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膜、蛋白质以及其他细胞成分造成破坏,进而导致神经元功能异常。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