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学。拔毛行为在许多非人灵长类的动物当中均有出现,它们大多为雌性,可能会从自己和其他动物身上拔出甚至吞下毛发,这种修饰行为被认为是动物先天就存在的,可作为应对环境压力的自我抚慰,或是面对冲突争斗时的转移,神经发育的过程被认为与拔毛症的行为学模式有关系。
二、学习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学习的过程,而类似于建立一种新的习惯。面对压力时,为减轻而产生的紧张感出现拔毛行为,由于拔毛后紧张得以缓解,因此拔毛行为被加强,当这种行为最终形成习惯时,它的发生便成了一个下意识的行为,且控制力减弱。
三、精神分析。精神分析认为拔毛行为是对潜意识冲突或者是糟糕的人际关系的一个象征性的表达,另外拔毛也有攻击和性的主题,包括失去权力、被阉割、失去吸引力和爱人,以及对自觉有罪的一个自我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