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怎么检查

00:00
1:30

医生主讲实录

脑血栓形成的辅助检查方面的有这么几个情况:

第一,脑ct检查,发病24小时之后是不会显示密度变化,但是通过ct检查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排除脑出血,在一到两天之后就可以显示和闭塞血管供应区比较一致的低密度的梗死灶,出血性梗死呈现一个混杂的密度改变,小脑脑干病灶显示不清,两到三周之后由于水肿的消失,吞噬细胞浸润的病灶和脑组织的密度是近似的,导致ct不能显示病灶,这个情况下称为“模糊效应”,强化才可以看清楚。

第二,磁共振,发病数小时之内病灶可以呈现一个长T1长T2信号,出血性梗死混杂有短T1和短T2信号,可以早期发现梗死灶,还有小脑脑干的病灶。

第三个,DSA和MRI检查,也就是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血管狭窄闭塞的部位。

第四,超声心动图,可以看出外心源性栓子导致的脑栓塞。

第五,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以评价血管的情况估计预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