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疾病是由于小儿患者的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属于尿液浓缩功能障碍疾病范畴,是由于血管升压素抵抗所引起的。主要分为继发性和遗传性因素,一般来说遗传性主要属于伴性隐性遗传,绝大多数为男性,而获得性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如低钾性肾病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以及药物性肾损害等。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多尿低比重尿,烦渴多饮,生长发育障碍等。
小儿肾性尿崩症是什么
00:00
01:11
医生主讲实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鞍区肿瘤术后尿崩症的处理下一个问题我们要讨论一下,鞍区肿瘤术前或者术后,常常会发生或者引起尿崩,所谓的尿崩就是说大量的排尿,跟正常的病人比尿量相当多,甚至于几升,那么这种情况呢,发生于术后,往往是跟手术操作有关,那么我们知道,在丘脑下部有一个排尿中枢,那么鞍区肿瘤,在切除肿瘤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难以避免的,产生丘脑下部的损伤,这个时候会产生尿崩。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对病人的术后,要做一个很好的管理,对于医生来说要根据化验指标,保持病人的血液的电解质离子,以及血浆渗透压的平衡,保持他的水盐代谢的平衡,根据化验的指标来给病人输液,指导病人的饮食,病人这个时候,要听从大夫的医嘱来处理,平稳的把术后尿崩这个阶段,把它渡过过去,往往这都能够经过良好的处理,都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不用担心,也不要有很大的心理压力。02:21
-
小儿脑瘫是什么脑瘫是脑性瘫痪的简称,它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的运动和姿势障碍,运动受限这样一种症候群。这些症候群是由于,在发育过程中的胎儿或者婴幼儿出现的损害,而且是非进行性的损害所致的。主要表现是运动障碍,当然也可以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的异常,到后期也可能会出现骨骼的变形,特别是关节的变形和肌肉的问题,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并发癫痫的发作。目前认为在一千个活产儿中,它的发病率是千分之二到三点五。01:16
-
肾性尿崩症是什么?肾性尿崩症是指,血浆抗利尿激素正常或增高的情况下,肾脏不能浓缩尿液而持续排出大量稀释性尿液的病理状态,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管功能异常性疾病,患有这种疾病建议去正规综合性医院肾内科就诊,要完善以下检查:1,尿液检查。2,血液检查如血浆渗透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钠,血氯尿肌酐以及血肌酐等。3,还应当进行一些实验,如高渗盐水实验以及血管加压素实验。4,应当进行一些影像学检查和超声检查,如静脉肾盂造影颅脑ct脑电图,泌尿系b超等。语音时长 01:25”
-
小儿尿崩症是什么尿崩症一般分为原发性、继发性还有遗传性尿崩症三种,临床上按发病的部位还可以分为中枢性的尿崩症、肾性的尿崩症两大类,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小孩肯定就是男孩多于女孩。有的可以在年长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多尿,遗尿,喝水特别多,有的孩子可能会伴随烦躁、睡眠不安、发热、大便特别干燥、皮肤特别干燥的高渗的脱水的表现,甚至有的孩子可能会伴有颅压的增高,而且尿常规的检查比重多在1.001-1.005之间,尿的渗透压在50-200毫摩尔每升,这些都是化验室的检查,尿崩症大多就具有这样的表现。语音时长 01:30”
-
肾性尿崩症病因是什么肾性尿崩症是指肾脏重吸收水减少引起的尿液浓缩障碍,以口渴、多尿、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性表现。 先天性肾性尿崩症多与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肾性尿崩症可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病、多发性骨髓瘤、肾淀粉样变、药物性肾损害等。
-
什么是肾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为 x伴性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中枢分泌的垂体抗利尿激素无生物活性或者是垂体抗利尿激素受体异常EDH不能与肾小管受体结合或肾小管本身缺陷所导致的远端肾小管对垂体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低下和抵抗而产生了尿崩症。该型也可由于各种疾病,如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坏死,肾移植与高脂血症等损害肾小管所致。
-
尿崩症的治疗尿崩症的治疗可以用激素替代疗法,比如用去氨加压素,这是适用于中枢性尿崩症的,其他的药物包括氢氯噻嗪、卡马西平等等,治疗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中枢性尿崩症可以是某些肿瘤的首发表现,所以首次发现的中枢性尿崩症应该随访鞍区的磁共振,儿童和青少年更为重要一些。2,激素替代疗法的常见副作用是水中毒
-
肾性尿崩症的治疗方案包括哪些?治疗基本原则是补足水量,维持水平衡,减少糖、盐等溶质的摄入,注意改善病人的精神和营养状态。一、供给大量液体,防止脱水,对急性失水者应静脉补液,如病人血浆呈高渗状态,应考虑输入低张液。二、限制溶质入量,如给低盐、低蛋白饮食,氯化钠应控制在0.5到1.0克每天,以减少对水的需要量。三、低钠利尿,给予氢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