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水肿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00:00
1:47

医生主讲实录

肾性水肿包括肾炎性水肿,肾病性水肿和肾功能不全所致的水肿,发病机制各有不同。

一,肾炎性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肾脏疾病所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分泌增加,肾脏对钠水排泄障碍,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钠水潴留,主要表现为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如眼睑水肿。

二,肾病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液中的水进入组织间隙,部分患者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导致钠水潴留,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加,肾病性水肿多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甚至胸腔积液和腹水等。

三,肾衰竭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肾脏疾病所致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钠水潴留,细胞外容量增加导致水肿,肾小球疾病所致的肾衰竭容易出现水肿,肾小管间质疾病所致的肾衰竭只有到晚期才出现水肿,肾衰竭所致的水肿容易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