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

00:00
1:51

医生主讲实录

急性血液性骨髓炎最常见于三至十五岁的儿童和少年,即骨生长最活跃的时期,男多于女,胫骨、股骨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肱骨、桡骨及髂骨。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起病急,开始即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多有弛张型高热,可达39至40度,有时并发寒战、脉搏快、食欲不振、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患儿烦躁不安,严重者可有谵妄,昏迷等败血症表现。追溯病史,有的可有感染灶。

二、局部症状。早期有局部剧烈疼痛和波动性疼痛,肌肉有保护性痉挛,惧怕移动患肢,患儿将身体置于保护性姿势,以减轻疼痛,患部皮温增高,有深压痛,但早期可无明显肿胀,数日后局部皮肤水肿、发红,为已形成骨膜下脓肿的表现,脓肿穿破骨膜,进入软组织后压力减轻,疼痛缓解,但软组织受累的症状明显,局部红、肿、热、有压痛,并可出现波动。脓液进入骨干骨髓腔后,整个肢体剧痛肿胀,骨质因炎症而变疏松,常伴有病理性骨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