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源性脑水肿是常见的一种脑水肿,多数是因为脑外伤、肿瘤、出血、梗塞等导致的。它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特点是白质的细胞间隙有大量液体积聚细胞外间隙扩大且富含蛋白质。灰质无此变化。灰质主要出现血管和神经元周围胶质成分肿胀胶质细胞水肿。
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基本发病机制是当人体脑部的血脑屏障受到损伤,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水分渗出过多,使得这些液体聚集与血管周围以及细胞间,就造成了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发生。如果在这时,蛋白物质随着水分一起移动的话,就会经血管壁进入到细胞外液中,致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水分的渗出量更多,导致脑水肿的病情更加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血管源性脑水肿治疗,可以采用脱水治疗,常用的是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入,提高血浆渗透压,产生组织脱水的作用,来缓解脑水肿。也可以使用改善脑细胞功能的药物,比如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注射液长春西汀等,但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