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小球肾炎,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主要病变特点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弥漫性增厚与僵硬,不伴随细胞增生。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其病理学特征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从1至4期各有不同表现。显著的是,在肾小球脏层上皮下可见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且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基底膜会进一步增厚,并伴有钉突结构的形成。在免疫荧光镜下,可以观察到IgG和补体C3沿着毛细血管壁以细颗粒状沉积。电子显微镜下,还可见到基底膜的明显增厚、上皮细胞足突的融合,以及上皮下颗粒状电子致密物质的沉积。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消除诱因、控制症状、延缓病情。具体治疗措施包括:
去除病因:如停服可能诱发疾病的药物,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1、对症支持治疗:如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以减轻水肿症状。
2、免疫抑制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以及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他克莫司,以减少炎症反应和自身抗体的产生。
3、抗凝治疗:对出现肾静脉血栓的患者,应积极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
4、透析治疗:对于已进入尿毒症阶段的患者,透析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主要集中在肾小球的结构变化上,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多种手段以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