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慢阻肺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也就是在患者的小气道存在吸气和呼气过程中的障碍。慢阻肺的发生导致患者肺组织不能进行正常、有效的气体交换,长此以往肺功能会逐渐下降。患者呼吸困难、胸闷、喘憋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同时由于通气过程受阻,肺内组织也发生缺氧,这样会造成肺动脉收缩产生肺动脉高压,最终可引发肺心病,这也是多数慢阻肺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对症用药建议:

慢阻肺的药物治疗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的临床症状再结合GOLD分级进行分级治疗。主要的治疗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沙美特罗、特布他林、福莫特罗等;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等;化痰类药物,如溴已新、羧甲司坦等;茶碱类药物,如多索茶碱、氨茶碱等;糖皮质激素,如氟替卡松、布地奈德、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部分患者使用上述药物后症状可明显缓解,患者就自行停止使用这些药物,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上述药物多数直接作用于气道,很少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对患者的副总用非常小,若患者不坚持不用,肺功能的下降是不可挽回的。

日常护理:

慢阻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进行适度的锻炼,如游泳、慢跑、骑行、太极拳、体操等,都可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及增加肺活量,对患者病情控制有积极作用。患者宜居住在空气环境治疗好的地区,患者患病后需自觉戒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发生、加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