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应激障碍怎么治疗

概述:

1、急性应激障碍的处理基本原则是及时、就近、简洁。基本方法是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

2、让患者尽快摆脱创伤环境、避免进一步的刺激。在能与患者接触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患者促膝交谈,对患者进行解释性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3、要帮助患者建立起自我的心理应激应对方式,发挥个人的缓冲作用,避免过大的伤害。

4、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的,但在急性期也是采取的措施之一。适当的药物可以较快地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便于心理治疗的开展和奏效。

5、灾难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是理想的干预时间,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不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病因:

急性应激障碍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主要可见于以下几种:

(1)智力水平。

(2)人格特点。

(3)教育程度。

(4)生活态度和信念等。

(5)剧烈的超强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或持续困难处境,均可成为直接病因。

(6)社会文化背景。

诊断要点:

1、遭遇了剧烈的超强精神创伤或持续困难处境。

2、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

3、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4、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

5、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月内缓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