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瑾主任医师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
崔瑾,女,汉族,浙江吴兴人,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管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贵阳中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全国名老中医路绍祖教授的师带徒继承人,研究方向为针灸推拿方法学与适宜疾病相关性研究,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咨询与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学科与学术委员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教育分会理事、贵州省针灸学会副会长、贵州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针刺研究》杂志编委、贵州省教学名师、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发表学术论文49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医管理局等科研项目30余项,主编和参编教材、专著11部。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贵州省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首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曾获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五一巾帼奖章、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主持国家“973”子课题1项,44万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24万元、48万元☆主持国家中管局行业专项课题1项,180万元☆主持国家中医管理局课题、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省级课题5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作为副主编参加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获贵州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作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带领学科2006年获得贵州省第四批重点学科、2007年获得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专业”和“贵阳中医学院的品牌专业”称号,2008年获得“第三批全国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单位,2010年获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第四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贵州省针灸学教学团队,2012年获得贵州省重特色学科。2013年贵州中医(民族)医高级人才基地获得贵州省组织部第四批人才基地。学科目前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教学名师1名,院级教学名师3名,院级学术骨干3名,显示出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培养指导能力。2、受教育经历:1979.09-1984.07 贵阳中医学院,中医系,学士1985.09-1988.07 贵阳中医学院,中医系,硕士研究生2004.09-2007.07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博士研究生3、研究工作经历:1988.09—2004.09 贵阳中医学院,担任针灸系专业教师2004.12—2008.11 贵阳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教授,副主任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2008.12—2013.05 贵阳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教授,院长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2013.05— 贵阳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4、近三年科研成果(1)主要著作Ø 崔瑾,副主编.针灸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Ø 崔瑾,副主编.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Ø 崔瑾,副主编.针灸医籍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Ø 崔瑾,副主编.中医刺络放血疗法(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Ø 崔瑾,副主编.针灸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Ø 崔瑾,副主编.中医刺络放血疗法(专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近三年主要论文Ø 胡芳君,崔瑾(通讯作者),杨孝芳等.穴位植入凝胶与埋植羊肠线对家兔肉芽肿面积影响的对比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Ø 谢西梅,陈波,崔瑾(通讯作者),等.体外动态力学刺激对 SD 幼鼠前脂肪细胞形态及肿瘤坏死因子表达释放影响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Ø 谢西梅,陈波,崔瑾(通讯作者),等.体外模拟动态力学刺激对 SD 幼鼠前肪细胞生长活力影响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Ø 王兴桂,陈波,李佳,付钰,陈盼碧,崔瑾(通讯作者).苗医熏蒸疗法对骨关节炎大鼠痛行为及氧自由基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Ø 杨孝芳,崔瑾(通讯作者),刘小雨,等. 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模型内关穴位埋针后血管新生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mRNA 和蛋白的表达[J].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11, 15(46). Ø 崔瑾,胡芳君,陈波,等. 穴位植入凝胶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对 EOS 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Ø 陈盼碧,崔瑾(通讯作者),杨孝芳.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不同穴位组方的对照研究[J]. 中国针灸, 2012Ø 杨孝芳, 崔瑾(通讯作者), 徐莹. 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针灸辨证选穴规律微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Ø 崔瑾,胡芳君,陈波,等.穴位植入凝胶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对 EOS 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Ø 陈盼碧,崔瑾(通讯作者),杨孝芳.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不同穴位组方的对照研究[J]. 中国针灸, 2012Ø 崔帅; 崔瑾(通讯作者).中医罐法负压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与分泌血栓调节蛋白(TM)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Ø 张晓寒; 崔瑾(通讯作者)等 贵州黔南、黔东南苗族熏蒸疗法调查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Ø 张晓寒; 崔瑾(通讯作者)等.浅议苗医药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构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Ø 张晓寒; 崔瑾(通讯作者)等.苗族熏蒸疗法的临床适宜疾病研究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 (3)获奖情况Ø 崔瑾,杨孝芳,贵州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0Ø 杨孝芳,崔瑾,一次性无菌可调式穴位埋线笔,贵州省科技厅,产品创新设计奖,一等奖,2012Ø 杨孝芳,崔瑾等,一种无菌可调式穴位埋线器,实用新型专利:201120114331.XØ 王兴桂,崔瑾等,多功用动物实验熏蒸仪,实用新型专利: ZL201320158978.1Ø 崔瑾,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将,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Ø 杨孝芳、崔 瑾等,实验针灸学课程教学新体系的建立,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2013Ø 冯麟、崔瑾等,概念图教学法在针灸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教学成果奖 三等奖,2013Ø 崔瑾,贵阳中医学院2009-2011年度优秀硕士生导师,2012近三年工作情况: 一、发挥作用,党建开展突出以身作则,工作勤奋廉洁,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带出了针灸推拿学院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一是善于用活动亮“牌”。组织开展了“师生党员手拉手”科技活动、“红色接班人”、共产党员挂牌上岗活动,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多次获得学校党委表彰,获贵州省教育工委“主题实践活动”奖。二是敢于用制度较“真”,针推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党建工作机制,实施了党组织和党员的考核评估制度,真抓实干,做到“层层组织有压力,个个党员有责任”,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显著。近两年涌现出许多获省级优秀辅导员、 “女职工建工立业标兵”、“省级劳模”、“五一巾帼奖”、“树立当代大学生党员形象活动标兵”等称号的优秀党员,针推学院党委和所属支部全部获省委教育工委“五好基层党组织”命名,并被评为“贵州省直属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示范点。针推学院获“三八红旗集体”称号。三是勇于用党建带“头”。由于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较好地发挥,她带领全院齐心协力,拼搏进取,较好完成教学、科研、党建、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在上级和有关部门的检查、评比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忠实践行宗旨、民主生活会中进行的满意度测评中,针推学院党委获得满意率均达100%。二、创先争优,工作实效显著在人才建设中注重“高”。注重人才培养,并找准学科人才缺位,使针推学院教师近两年硕博比例达70%,形成学历层次高,素质高、业务水平高的人才队伍。学科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基地1个。本学科引进高层次候鸟学术带头人1人.学科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管专家2人,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贵阳中医学院教学名师3名,贵阳中医学院青年教师“种子计划”导师2名,优秀教学种子教师2名;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老师1人,徒弟3人,路绍祖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1个,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第五届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贵州省第八批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对象1人。学科目前有2名教师到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毕业)和北京体育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5年毕业)。有3名教师作为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到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进修学习。人才建设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学科建设中注重“好”,崔瑾作为学科带头人,负责修订学科建设规划,建设最好的重点学科是她和团队的目标。经过努力,2006年针灸推拿学科被评为贵州省重点学科,2010年获得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省级重点学科评估检查名列前茅,位居学校第一。在科研建设中注重“强”。带领学科团队在科研团队、高级别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建设上取得历史性突破,2010年“针灸推拿学基础与新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荣获贵州省第四届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称号,是学校的第一支创新人才团队,带领学科连续四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近三年获得国家、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共90余项,经费共560余万元,科技成果奖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目前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被评为科研先进集体。崔瑾教授领衔的贵州中医(民族)医高级人才基地于2014年获得贵州省组织部第四批人才基地。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人才基地的建设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专业建设中注重“优”,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推动教学改革,全面推行PBL教学方法改革,并结合新的教学工具概念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针推学院在专业建设、教学成果方面取得新突破,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第三批全国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贵州省示范专业。专业课程《实验针灸学》为2009年度贵州省唯一一项获得全国双语教学建设项目。在所管七门专业课程中,有两门为省级精品课程,四门为院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均获“优秀”等级。带领《针灸学》课程团队获贵州省教学团队称号。2013年“实验针灸学课程教学新体系的建立”、“概念图教学法在针灸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获得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三、以身作则,专业优势凸显2010年成为国家中医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带头人。2011年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并遴选为贵阳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科学科带头人,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负责人、贵州省《针灸学》教学团队负责人、第三批全国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针灸学》课程主持人。国家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徒弟,长期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医管理局等科研项目30余项,主编和参编教材、专著9本。2010年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近三年获得省级奖励4项。四、育人为本、研究生培养医教研并重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也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除了定期组织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研究生参加诵读经典活动、参与全国针灸技能大赛选拔。研究生均要求进入全国名老中医路绍祖工作室跟师学习三个月。 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并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科研和生活中的困难。研究生在课题研究期间,每人可获得500元/月的劳务费。并对有困难的研究生提供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近三年有3名研究生参加“三助”活动。.重视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在理论课教学中,学生需在课程相关教研室进行试讲,通过试讲后,再实施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不少于6个学时(不超过8个学时)。参加《针灸学》、《经络腧穴学》、《实验针灸学》等的实践课的带教工作不少于20学时,实习带教不少于20学时。为更好地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构建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我院自2007年以来开展《贵阳中医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学科引导研究生创新课题基金,近三年有20余人获得项目立项,其中指导研究生6人获得立项。每两周举行一次针灸推拿学院师生学术交流会,并派遣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参加学术会议的研究生需在师生交流会中进行学术交流。如:研究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的接待及学术交流(于2012.7.27-29在贵州贵阳举行,贵阳中医学院针灸学重点学科作为承办单位),研究生10人于2013年9月到四川成都,参加2013中国针灸学会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针灸研究与国际化分会派,研究生1人参加第三届中医药亚太国际合作与发展论坛(韩国*济州岛2014),研究生8人于2014年6月到湖南长沙参加2014年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针灸学网络教学、科研资源的“科研、培训、教研”、“教、学、研”以及“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围绕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教学团队建设,将科研、教学相结合,科研成果转化教学内容,引导师生创新,搭建创新平台,获得突破性进展,如本学科特色研究方向《穴位埋线临床及机制研究》,将此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仪器改良与创新,获得全国中医药院校天堰挑战杯一等奖、全国科技挑战杯三等奖,并获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以上途径最终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指导的研究生获得中国志强之星、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称号,学生获全国科技挑战杯三等奖1项,全省科技挑战杯一等奖1项,校级优秀论文3项。近三年,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年发表论文30篇(核心期刊9篇),其中以研究生第一作者发表24篇。指导研究生获得专利1项。由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针灸推拿机制研究及产品研发创新团队”成立于2009年。团队成员以针灸推拿机制研究为基础,成功研发《一体化穴位埋线器》及《便携式多功能耳麦灸器》两种针灸治疗仪器。至今陆续承担了1项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6项贵州省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由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支持的2014年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评选中,贵阳中医学院“针灸推拿机制研究及产品研发创新团队”荣获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是全国首批入选团队中唯一来自中医院校的团队。
中医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