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与股骨头坏死的区别有哪些

00:00
1:58

医生主讲实录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等部位。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迄今为止尚不完全清楚,它的发生发展是一种长期慢性渐进的病理过程,涉及到全身及局部许多因素,可能是综合因素所致,诸如有软骨营养、代谢异常;生物力学方面的应力平衡失调;生物化学的改变;酶对软骨基质的异常降解作用;累积性微小创伤;肥胖、关节负载增加等因素。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领域常见且难治性疾病,股骨头坏死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因髋部外伤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发生原因为应用皮质类固醇及酗酒。股骨头坏死为渐进性疾病,未经有效治疗约80%会在发病后一到四年内进展至股骨头塌陷。一旦股骨头塌陷,在数年内多数患者的股骨头将发展成为严重骨关节炎而需做人工关节置换。非创伤性骨头坏死,主要好发于中青年,约80%双侧髋关节患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