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状角膜炎治疗

00:00
2:17

医生主讲实录

树枝状角膜炎多见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上皮性角膜炎,上皮型的角膜炎角膜感觉减退是典型的体征,初期角膜上皮呈可见灰白色近乎透明稍隆起的针尖样小泡,点状或排列成行或聚集成簇,一般持续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如果及时发现和处理,痊愈后几乎不留瘢痕。

感染的上皮细胞坏死发生崩解后,向周围细胞释放出大量的单纯疱疹病毒,临床的相应表现为排列成行的疱疹扩大融合,中央上皮脱落形成树枝状角膜炎、角膜溃疡,树枝末端分岔和结节状膨大,周围可见水肿的细胞边界,荧光素染色可见中央部溃疡染成深绿色,病灶边缘包绕着淡绿色,树枝状溃疡的边界,角膜上皮环绕着活化的病毒,荧光素染色阴性,22%到26%的树枝状角膜上皮溃疡治疗后可愈合,如果病情进展则发展为地图状角膜溃疡。

树枝状角膜溃疡的治疗由于病毒在上皮细胞内复制增生,破坏细胞功能引起,因而必须给予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活性控制病情,常用的抗病毒药有更昔洛韦滴眼剂、眼膏剂,均为0.15%,阿昔洛韦眼用凝胶,另外可使用胸腺嘧啶核苷、利巴韦林等药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