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名称一般都有一定的含义,下面我介绍几种腧穴的命名规律。
第一大类,根据所在部位命名。如乳下的乳根穴,面部颧骨的颧髎穴,和在第七颈椎棘突的大椎穴。
第二大类,根据治疗作用。如治疗口眼歪斜的牵正穴,治疗眼睛疾病的精明穴、光明穴。
第三大类,根据天时地貌命名。如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状况,比如日月穴,大陵穴,丘墟穴,太溪穴,水沟穴等,均是根据天时地貌进行命名。
第四大类,参照动植物的命名。比如犊鼻穴,鹤顶穴,伏兔穴等。
第五大类,根据建筑物的名称命名。如梁门穴,地仓穴,印堂穴,脑户穴等。
最后一大类,结合中医学的理论命名,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理论进行命名,如三阴交穴,百会穴,血海穴,阳陵泉穴,神堂穴等等都是根据腧穴部位以及治疗作用进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