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

00:00
1:57

医生主讲实录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均可以导致发病,但大多数为链球菌感染以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多为β溶血性链球菌治肾炎菌株,常为a组链球菌中的十二型感染后所导致,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猩红热等链球菌感染以后发生,本病主要是链球菌胞壁成分,m蛋白或某些分泌物,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肾损伤。

发病机制由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抗原原位种植于肾脏,肾正常的抗原改变,诱导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该病好发于儿童,高峰年龄为26岁,发病前一至三周有上呼吸感染病史,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仅有尿常规异常,进行肾活检,可发现有典型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仅有少数患者病情严重可以发展为无尿甚至发展为急性肾衰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