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空洞内注药化疗已经拿有很长一段的历史。
1948年的法国首先报道了应用链霉素气管内滴入治疗肺结核的空洞。1951年,首先得使用比导管的治疗肺结核空洞,空洞的闭合率可以达到75%,而且对于空洞周围的结核病灶和支气管结核都有比较好的效果。1958年,北京阜外医院又创造了肺导管疗法,就是将纤细的塑料导管在x线音频的引导下经过鼻腔、气管插入到引流的支气管或者是空洞内,再注入抗结核的药物,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但是由于上述的方法操作比较复杂,而且常常引起剧烈的咳嗽、咯血以及病灶播散等的副作用,所以目前我们现在已经不用了。到了八十年代随着纤支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用纤支镜做引导再用尼龙气管直接插入支气管或者是空洞内注药,成为治疗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的一个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