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粪便检测

00:00
2:07

医生主讲实录

粪便检测临床上很常用,可以借此初步了解消化系统有没有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情况,间接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的功能情况。

检测可分为一般性的性状检测、显微镜检测、化学检测和细菌学检测,前两项属于粪便常规检测。

一般性状检测是通过肉眼观察粪便的性状进行初步判断,正常情况下为黄褐色柱形软便,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粪便的颜色或形状会出现变化,比如鲜血便、柏油样便、白陶土样便、脓血或脓血便、米泔水样便、黏液便、稀糊状或水样便,细条样便等等,这往往是某些疾病的信号,中老年患者自己可以平时观察一下。

显微镜检测是常规检测的重要手段,即借助显微镜观察粪便中的有形成分,看是否有异样的白细胞、红细胞、肠黏膜上皮细胞或肿瘤细胞等,是否有异常增多的淀粉颗粒、脂肪小粒等,还能寻找寄生虫和虫卵以助诊断。

化学检查又叫隐血实验,是通过特定的化学方法检测肉眼及显微镜都未能发现的出血,对消化道及少量的出血都能明察秋毫,它能够提早发现消化系统出血性病变,如消化性溃疡的间歇性少量出血、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潜在性出血等等。

细菌学检测是通过粪便直接涂片镜检,还有细菌培养查到肠道致病菌的方法,能够帮助确诊肠道感染,鉴定菌种,选择敏感的治疗药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