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并不是肝炎的专利,黄疸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异常升高,使黏膜皮肤组织及体液发生黄染的表现。
正常人血中总胆红素含量为17.1毫摩每升,浓度升至17.1-34.2毫摩尔每升时,为隐性黄疸,即肉眼未见黄染。当其升高至33.2毫摩尔每升时,即为显性黄疸。
黄疸可分为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三种,肝炎病人的黄疸属于肝性及肝细胞黄疸,病毒性肝炎多为无黄疸型,只有少数病人会有黄疸。
黄疸有轻重之别,但都代表着肝实质的损害,黄疸颜色深说明肝实质受了重创,肝细胞坏死严重,肝炎时肝细胞会受到免疫细胞t细胞的攻击,致使肝细胞功能衰退,不能完全处理来自红细胞的胆红素,加之急性期肝实质充血、水肿和变性,使胆汁排泄不畅,胆红素异常升高,随之黄疸形成。
急性期的黄疸病程异常,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有可能变成肝后型及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发生于慢性期,在此期中肝小叶遭到破坏,新生的肝细胞团排列无序,阻碍通道,胆红素不能顺向流入胆道,而逆向入血形成了阻塞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