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可受多种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的影响。
一,生理性因素,正常仰卧位时心尖搏动略上移,左侧卧位,心尖搏动向左移2.0到3.0厘米,右侧卧位,可向右移1.0厘米到2.5厘米。
肥胖体型者,小儿以及妊娠时横膈的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心尖搏动向上外移,可在第四肋间左锁骨中线外。
若体型瘦长,特别是处于站立或坐位时,使横膈下移,心脏承垂位,心尖搏动移向肋下,可达第六肋间。
二、病理性因素,由心脏本身因素,如心脏增大,或心脏以外的因素,如纵膈、横膈位置改变等。
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可受多种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的影响。
一,生理性因素,正常仰卧位时心尖搏动略上移,左侧卧位,心尖搏动向左移2.0到3.0厘米,右侧卧位,可向右移1.0厘米到2.5厘米。
肥胖体型者,小儿以及妊娠时横膈的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心尖搏动向上外移,可在第四肋间左锁骨中线外。
若体型瘦长,特别是处于站立或坐位时,使横膈下移,心脏承垂位,心尖搏动移向肋下,可达第六肋间。
二、病理性因素,由心脏本身因素,如心脏增大,或心脏以外的因素,如纵膈、横膈位置改变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