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排卵检查需要做几次
病情描述:
排卵检查需要做几次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排卵检查一般需要做3-5次。排卵检查也就是卵泡监测,需要做经腹或者经阴彩超用来了解子宫内膜和卵泡的生长情况并指导怀孕。
意见建议:
在月经的第8-10天开始进行监测卵泡的生长。如果卵泡直径小于16mm可以隔日监测,大于16mm需每日监测。一般认为卵泡直径大于17mm才具有受孕的可能。
为你推荐
-
耳聋需要做哪些检查当病人出现耳聋,尤其是急性的耳聋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尽早到医院就诊,通过耳内镜的检查,看一下外耳道和鼓膜是否有病变。通过纯音听力测定,我们可以了解病人耳聋的程度,通过影像学的检查,像耳部的CT或核磁,了解中耳的结构以及内耳的情况,是否有听神经瘤等等病变。通过这些检查,我们的目的主要是,首先了解耳聋的部位,同时耳聋的程度,根据不同的病因及时的进行治疗,如果是炎症引起,就要进行抗炎的治疗。如果是由于内耳的突发性耳聋,或者是梅尼埃氏病等,这些病变引起,需要及时的给予改善微循环、激素的治疗等等。如果病人耳聋时间非常长,并且耳聋的程度也比较重,我们可能要给予助听器,甚至人工耳蜗的治疗。01:32
-
矮小症需要做哪些检查第一,做电解质,包括血钙、血磷、血钾,这个也可以提示我们一些疾病的诊断方向。第二,做骨龄,比如像生长激素缺乏的病人,他就可以出现骨龄的落后;包括性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也是可以出现骨龄落后的;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也可以出现骨龄落后。第三,做甲状腺功能检测,主要是要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矮小症。第四,做性激素,甚至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兴奋试验,还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兴奋试验,主要是要确定患者有没有性腺功能减退所致的矮小症。甚至是性腺功能减退,它发生的部位到底是垂体还是靶腺,比如睾丸或者是卵巢,来确定矮小症性腺功能减退的病变部位。第五,做生长激素,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甚至是生长激素的激发试验,主要是帮助了解有没有生长激素的分泌不足,或者生长激素的缺乏,以及生长激素的抵抗。第六,我们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做染色体的核型,做骨密度,还有骨骼的X线片。这些都是帮助我们来明确矮小症的病因,甚至在治疗过程中来随访它的疗效,以及甚至决定治疗是否终止,或者是等等的一些相关的检查。02:27
-
排卵检查需要做几次对于正在进行备孕的女性,如果想要做排卵检查,那有可能是用排卵试纸检测,也有可能是做阴超来检查。所以排卵检查的方式不同,其需要做几次也会因人而异。比如女性是用排卵试纸来检测排卵情况,那可能需要连续监测7-8次,才能够看到具体的排卵情况。但如果女性是去医院妇科做阴超来监测排卵情况,一般都需要间隔监测3-4次左右,就可以看到整个卵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只是由于每个女性监测的时间和月经周期不同,所以具体的检查次数还会因人而异,一般都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测。语音时长 01:11”
-
排卵监测要做几次对于做排卵监测的女性到底要做几次,那就得根据每个女性的卵泡发育情况来判断。有的女性可能由于排卵监测时间比较晚,所以到监测第一次的时候卵泡就已经成熟,这时候可能监测两次卵泡就已经排出。但有的女性卵泡本身发育就比较慢,而且是从月经来潮的第十天开始做阴超来监测卵泡,这时监测的次数就有可能是在三到四次,甚至是五次才可能看到卵泡从卵巢上排出。一般在整个卵泡监测的过程中,不但要看卵泡的大小,还需要看卵泡的形态。语音时长 01:10”
-
b超监测排卵需要做几次病情分析:B超监测排卵需要大致4~5次的,在月经的第5天开始做B超检测,根据卵泡的大小情况,大致2~3天再检测一次,当卵卵直径达到1.8厘米,就需要一天做一次。意见建议:在做B超检测卵泡期间,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否则可能错过排卵期。平时生活中不要过于紧张,适当缓解压力,远离放射性的物质,否则也会影响卵泡发育。
-
排卵监测要做几次病情分析:由于每个女性的排卵情况不同,所以排卵监测到底要做几次,那就得因人而异。有的女性可能需要做3~4次,就能够看到整个卵泡的生长发育排出情况,但有的女性卵泡生长发育比较慢,而且检查的时间比较早,这时候可能需要做5~6次才能够看到卵泡的排出。意见建议:所以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通常都建议在月经的第10天开始去医院妇科做阴超,来监测卵泡的生长发育情况,在卵泡即将排出的时候就安排同房备孕。
-
孕期需要做几次超声检查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孕期至少进行5次彩超检查,具体是以下:第1次孕早期的彩超检查是为了排除宫外孕,确定宫内妊娠,观察有无原始心管搏动。第2次超声应该安排在妊娠12-14周进行NT检测,NT检查的目的是观察胎儿颈后透明带,是属于早期的唐氏筛查,如果早期唐氏筛查提示颈后透明的宽度大于0.3cm,需要高度警
-
gms检查要做几次GMS检查即全身运动质量检查,GMS检查要做两次以上,第一次检查在1月龄(纠正4周龄)以内,第二次检查为3月龄(纠正10-14周龄)左右。如发现可疑或异常,需增加检查次数并密切随访。这是针对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新型神经运动检查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非干扰性的检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