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人腋下37度算低烧吗
病情描述:
大人腋下37度算低烧吗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大人腋下体温37度,不算是低烧,腋下体温正常温度是36到37.2度之间,体温超过37.3度属于发烧,一般腋下体温37.3~38度是属于低烧。
意见建议:
患者出现低烧时,要查明发烧的原因,是感染性因素还是非感染性因素,结合病因积极的治疗。一般低烧不会选择口服退烧药物,主要是以物理降温为主,用温水擦拭手心,脚心,额头,腋窝等处,也可以用退热贴来治疗。同时嘱患者多饮水,多注意休息,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为你推荐
-
大人腋下37.3度算发烧吗成人腋下体温37.3℃属于低热范围。人正常腋下体温在36-37℃之间,如果体温≥37.3℃则为发热,根据发热度数可以分为低热、中热、高热。低热指体温37.3-38℃之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除发热外,患者还可能存在头痛、乏力、咽喉肿痛等症状,多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低热还可以见于特殊疾病,长期低热需进一步排除结核、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所以,若低热患者长时间不退热,应到医院进行检查。01:33
-
37.2度算低烧吗一般情况下37度2不属于低烧,正常人的体温37度3~38度之间称为低热,38度1~39摄氏度称为中度发热,体温在39度1~41摄氏度称为高热,超过41摄氏度就称为超高热,所以一般正常人的体温37度2不算是低热反应。正常人在剧烈运动、大量喝热水、饱食等情况下也会出现一过性的发热,但是通过休息体温会有下降的趋势,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一般波动不会超过0.5℃,还有就是在测量体温的时候尽量避免在饱食和喝大量热水之后,一般应在半小时以后进行有效的测量。01:41
-
大人腋下37度算低烧吗大人在腋下测量体温的时候,37度并不算是低烧的表现,还是正常的温度范围,因为腋下的温度是在36度到37度之间,超过了37度才算是发烧的表现。体温在37.1度到38度之间的时候,算是低烧的现象,所以37度并没有发烧。大人一般出现了发烧的现象,原因是比较多的,尤其出现了低烧的时候,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就是寻找发烧的病因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是不明原因的发烧,先不着急退烧,应该集中精力寻找病因来进行治疗,着急退烧有可能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这个时候寻找病因才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以上的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查和治疗措施应该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是比较好的。语音时长 01:09”
-
大人腋下37度1算低烧吗大人出现了腋下温度,37.1℃的情况,已经算是低烧了。因为大人的正常腋窝温度是在36度到37度之间,超过37度就已经是发烧的表现了,所以37度1算是低烧的现象。出现了低烧的现象,先不要过于的紧张,不用着急退烧,最主要的方法是寻找发烧的病因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效果才是比较好的。一般情况下比较常见的是一些感染所诱发的发烧,普通的一些病毒性的感染,细菌性的感染,都有可能会导致低烧的现象出现,比如感冒的患者,就有可能会出现低烧。一般想要确定存在低烧的现象,还需要保证测量体温的方式是正确的,没有误差的现象。以上的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查和治疗措施应该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是比较好的。语音时长 01:08”
-
大人腋下37度1算低烧吗病情分析:大人腋下37.1度的体温,不算发烧。腋下体温的正常值是36~37度。37.3度及以上属于发烧,37.1度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意见建议:体温的测量要准确,可以测量多次取平均值,若是腋下体温测量,在测量前要将腋窝擦拭干净,不能在腋窝处放置过冷或过热的东西。患者要在心情平稳的状态下测量体温,否则都可能是体温测量不够准确。
-
腋下37度算低烧吗病情分析:腋下体温在37度,一般是不算低烧的。腋下体温的测量正常温度是36~37度之间,若体温等于或超过37.3度才属于发烧。意见建议:在出现发热时,要及时的查明发热的原因,是感染性发热还是非感染性发热。体温在38.5度以下尽量选择物理降温,超过38.5度以上,在给予物理降温的同时,可考虑药物来控制体温,例如布洛芬混悬液口服。但要注意药物应用后,在出现体温下降的同时,会有大量的出汗,要及时的补液,避免出现有脱水现象。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
大人腋下37度1算低烧吗大人出现了腋下温度,37.1℃的情况,已经算是低烧了。因为大人的正常腋窝温度是在36度到37度之间,超过37度就已经是发烧的表现了,所以37度1算是低烧的现象。出现了低烧的现象,先不要过于的紧张,不用着急退烧,最主要的方法是寻找发烧的病因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效果才是比较好的。一般情况下比较常见的是一
-
大人腋下37度3算低烧吗大人腋下37.3摄氏度是否为低烧,要看测量体温的部位,如果测量的部位是腋窝或口腔,那么,37.3摄氏度属于低烧;但如果测量的是直肠,37.3摄氏度为正常温度。我们平时如出现长期低烧,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治疗期间,患者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