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热是多少度
病情描述:
中热是多少度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以腋下体温测量为例,体温在36~37度之间是正常的,37.1~38度是低度热,38.1~39度是中度热,39.1~41度属于高热,体温要超过41度以上,属于超高热。在发热时要积极的寻找发热的原因来对症治疗。
意见建议:
要多注意休息,多喝水,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体温在38.5度以下可以给予物理降温,若超过38.5度在给予物理降温的同时,要给予药物来控制体温,比如布洛芬混悬液等,同时还要注意补液,发热时机体的水分会蒸发过快,若不及时的补液,体温可能会持续升高,导致高热惊厥,还会出现有脱水现象。
为你推荐
-
肺癌低热是多少度恶性肿瘤通常伴随有低热的症状,一般我们将体温低于38度5称为低热,或者低于38度称之为低热。因为肿瘤本身是一个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后通常除了局部的疼痛、压迫、侵犯这些症状以外,最常见的全身的症状就是消瘦和发烧,或者无力。如果一旦出现发热,证明这个肿瘤可能瘤体比较大,内部有坏死出现发热,或者它有一些周围侵犯导致的一些发热。这种情况下,通常意味着这个肿瘤分期可能相对比较晚。这种情况下就要及时找胸外科大夫来判断是否能够手术,如果不能手术尽早进行放化疗或者靶向治疗,来进行有效治疗。01:12
-
高度近视是多少度从我们一般的常识来判断,目前统一的认识,认为成人600度以上就是高度近视,这是咱们国内的看法。在国际上认为500度以上就是近视。那么对于小朋友来说,认为400度以上,甚至350度以上就是高度近视。因为儿童的近视跟成年不太一样,因为成年的近视是定型了、稳定了,很少再去增长。而儿童的近视,随着他的年龄发育,每年还会有增长。所以儿童高度近视的定义会稍微得低一点。但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注意,这个度数是人为来去设定的,它跟我们角膜的曲率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近视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眼轴变长,视网膜变薄,会出现眼底的问题。所以有好多人尽管他的度数并不高,但他的眼轴很长,那么他的这些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01:21
-
中热是多少度中度热主要是指体温在38.1-39度之间,此时可以选择物理降温的方法来控制体温,主要是用温水擦拭患者的额头,腋窝,腹股沟,手心,脚心等处,也可以用发热贴来贴及患者的额部帮助降温,同时要积极的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发性疾病。此温度大多数是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所导致的,所以要积极的控制感染,同时要注意多喝水,注意补液。如果降温效果不好也可以选择药物降温来进行处理,比如吲哚美辛栓肛注,或者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语音时长 01:14”
-
中烧是多少度中烧一般是指中度热,主要是指体温在38.1-39度之间。此时多应该给予物理降温治疗,可以用温水擦拭患者的额头、腋窝、腹股沟、手心、脚心等处,不要给患者盖过多的被子,或者穿过多的衣服,以免影响散热。结合患者的病情,要积极的控制引起发烧的原发性疾病,如果有感染的,要积极的控制感染。结合病情,可以选择药物来降温处理,比如布洛芬缓混悬液或者吲哚美辛栓。要注意退热时,患者可能会有出汗的现象,要多注意喝水,补液,以免出现脱水。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语音时长 01:09”
-
中烧是多少度病情分析:以腋下体温测量为例,中度热一般是38.1~39度之间。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导致的。首先建议完善血常规检查,看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要给予抗病毒或抗细菌的药物治疗。若是非感染因素导致的发热,不建议给予抗感染治疗。意见建议:发热是多喝水,多注意休息,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体温在38.5度以下给予物理降温,控制体温,体温超过38.5度以上,要给予药物降温体温,例如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或者是吲哚美辛栓纳肛等。要注意多补水,避免退热时大量出汗,导致脱水。
-
体温中热是多少度病情分析:以腋下体温测量为例,中热多是指中度热,一般是使体温在38.1度到39度之间,多考虑是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建议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查。查看发热原因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结合结果针对性的治疗。意见建议:在发热时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多喝水,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一般体温在38度5以下,可以给予物理降温,若超过38.5度,要结合病情给予药物来控制体温。同时可以给予静脉补液,来辅助降温,还要避免发热导致的脱水现象。
-
中热体温是多少度中热体温一般是指体温38.1摄氏度~39摄氏度。人体的体温正常情况下是在36.1摄氏度~37摄氏度,高于这个温度时可以称为发热,分为四个程度,以口腔温度为例分别为低热:37.4摄氏度~38摄氏度;中等度热:38.1摄氏度~39摄氏度:高热:39.1摄氏度~41摄氏度;超高热:41摄氏度以上。通常我们
-
中热体温是多少度中热,作为临床上发热的一种分类,通常指的是体温在38.1℃到39℃之间。当人体遭遇病原体感染或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刺激时,便可能引起中热。了解中热的概念及其应对方法,对于个人健康管理至关重要。首先,中热的发生往往与体内免疫系统对抗外界病原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