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发热和发烧有区别吗
病情描述:
发热和发烧有区别吗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发热和发烧没有区别。发热是医学用语,发烧是俗称。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37摄氏度。当人体的腋下温度大于等于37.3摄氏度时,我们称为发热或发烧。
意见建议:
当发热或发烧时,需多喝水,勤排尿,多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劳累熬夜。若持续发热或发烧,要引起重视,到医院完善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全胸片或胸部CT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为你推荐
-
肝胆湿热和脾胃湿热的区别是什么肝胆湿热和脾胃湿热,总的特点都是伴有湿热的特点。湿热的特点,一个是怕热,另一个是湿性重的特点,比如患者不愿意吃饭,大便黏稠。如果是偏于肝胆湿热的,就带有一些患者脾气有关的情况,像患者容易脾气特别暴躁,伴有口苦,另外他的两胁肋经常伴有疼痛。对男性来说呢,肝胆湿热的患者,阴囊周围会出现潮湿的感觉。对于女性患者来说,会出现白带增多的情况,但是女性患者肝胆湿热的白带,一般是偏黄的。脾胃湿热的患者,一般和消化有关,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患者不想吃饭,食欲不振,同时伴有口黏,伴有大便溏泻,这就是两者的区别。01:23
-
手心发热正常吗手心发热不正常,最多的原因是由于阴虚造成的。如果出现阴虚,就会伴有一些手心发热的情况,同时会伴有五心烦热、头晕等,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肾阴不足或者是肝肾阴虚,多数伴有腰膝酸软、手脚心热、咽干口燥,患者的舌头是特别红的,而且舌苔特别少。另外是由于食积造成的,多见于儿童,多是由于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制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出现了消化功能障碍,会导致小孩食积。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两颧潮红、手足心热等症状,要用一些健脾消食的药物来治疗。另外还有些特定的疾病,像肺结核,肺结核也容易引起手心、脚心发热。01:23
-
发热和发烧有区别吗发热和发烧是没有区别的,发热属于医学术语,发烧比较常用于日常的生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指的都是体温的升高,超过了正常的体温范围。比如在腋窝测量体温的时候,正常的体温是36度到37度之间,超过了37度,就认为存在发烧的表现了。一般情况下,体温在37.1度到38度之间,已经是低热的表现了;体温在38.1度到39度之间,属于中度发热;体温在39.1度到41度之间,已经属于高热的现象了。一旦出现了高热的现象,建议使用一些退烧药来进行退烧,以免发生高热惊厥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以上的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查和治疗措施应该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语音时长 01:08”
-
发热和发烧有什么区别首先发热和发烧,只是说法有一些区别,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发热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医学术语,发烧是人们常用的普通说法。发热和发烧指的都是体温超过了正常的体温范围,比如在腋窝给患者测量体温,正常的温度是在36度到37度之间,只有体温超过了37度,才认为存在发烧的表现。如果在口腔测量体温,超过了37.2度,就认为存在发热的表现。如果是在肛门测量的体温,也就是直肠的温度,最接近于人体内部的温度,只有体温超过37.7度,才认为有发热的现象。出现了发热和发烧,最根本的治疗措施是寻找病因进行治疗。以上的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查和治疗措施应该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语音时长 01:09”
-
发热和发烧有什么区别病情分析:发热和发烧本质上没有区别,发热是医学用语,发烧是常用语,人体的体温一般在36摄氏度到37摄氏度之间。当体温大于37.2摄氏度,我们称为发热或者发烧。意见建议:发热或发烧时,我们建议多喝水,勤排尿,注意休息,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冰凉食物,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可以给予物理方式降温,若体温大于等于38.5摄氏度,可以给予药物退热。
-
人体发热和发烧有什么区别病情分析:人体发热和发烧是没有区别的,都是疾病的同一症状。只是发烧的叫法比较通俗。都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产热过多,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的范围。意见建议:机体若出现发热,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及时的查明发热的原因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要积极的对应治疗。腋下体温大于37.3度,属于发热。同时在部分情况下也会导致有体温的增高,比如在热的环境下,或者是情绪过于激动,过于劳累 剧烈运动后。都会使体温有所升高,经休息后体温会逐渐下降,这种情况是不需要处理的。
-
发热和发烧有区别吗发热和发烧是没有区别的,发热属于医学术语,发烧比较常用于日常的生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指的都是体温的升高,超过了正常的体温范围。比如在腋窝测量体温的时候,正常的体温是36度到37度之间,超过了37度,就认为存在发烧的表现了。一般情况下,体温在37.1度到38度之间,已经是低热的表现了;体温在38.1
-
宝宝发热和发烧有什么区别发热和发烧并无区别,只是叫法上的不同。宝宝体温只要超过正常范围,即可称为发热或发烧。如果是低烧,可先用温水擦浴的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宝宝的体温如果持续上升,需及时到医院儿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患儿应多喝水,保证足够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