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手足口过程发展什么样
病情描述:
手足口过程发展什么样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手足口病属于病毒感染,需要及时选择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它属于自限性疾病,患者要多卧床休息,症状较严重的或合并其他症状,需要到医院办理住院对症治疗。患者需要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导致出现的发热、皮疹,当然皮疹是口腔、臀部、手心和足心为特点的疱疹样皮疹的一组综合征,叫手足口病。这类的疾病,最常见于感染孩子,成人有感染的但比较少见。近几年的手足口病,像常见的病毒有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EV71病毒。其中的以EV71病毒造成的,孩子的手足口病,出现重症化病例的表现,即是最多见的。所以如果出现了EV71病毒感染,孩子如果出现下面这些表现,像高热、有惊厥、有肢体抽动,会有心肌酶的升高,我们一定要小心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01:20
-
手足口病的症状手足口病的症状:1、急性起病,发热;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迷离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空气流通,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口鼻,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常常彻底清洗。01:55
-
手足口病发展过程手足口病的发病过程分为潜伏期,还要典型的出疹期。潜伏期在两到十天左右,平均在3到5天。在发病的早期,患者可以表现出疲倦,食欲下降,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这些前期的症状。发烧1到2天后,可以在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疼痛性的粟米大小的一些水泡。手足臀部等这些部位可以出现一些红色的小斑丘疹疱疹。部分的病例可以表现为皮疹或者是疱疹性的咽峡炎。少数的患者可以出现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一般是在病程的1到5天之内可以表现出头痛,呕吐,烦躁。有一些患者可能还会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的症状。语音时长 01:10”
-
手足口病的发展过程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是突然发病的,首先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上,同时可以伴有头晕、头痛、咳嗽等症状。一般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越重。在发热的同时和发热后一到两天,可以在患儿的口腔黏膜,甚至嘴唇看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比较疼痛,患儿会表现为哭闹,烦躁,流口水,不吃饭等等。在嘴巴里的疱疹后一到两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或者小屁股上看到疱疹或者斑丘疹,疱疹一般里面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有红晕。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主要表现在手,足,口腔,还有臀部,很少出现在躯干部及颜面部,整个病程一般七天左右,一般七天左右就能皮疹也会消退,不会造成瘢痕,也不会留下印记。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多数患儿预后是比较好的,较少的重症的患儿,可以合并心肌炎,脑炎,危及到生命,但是这种可能性比较低。在整个病程中,一般很少发生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一般不会留下色素。语音时长 02:21”
-
手足口病是什么样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有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会有斑丘疹出现,手足口病传染途径一般是通过口水,喷嚏等唾液,胃肠道等进行传播,发病者疱疹接触过的物品也具有传染性,所以公共场合时传染性更快,例如幼儿园,儿童乐园等。
-
手足口病是什么样的急性起病,患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
-
手足口病的发展过程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是突然发病的,首先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上,同时可以伴有头晕、头痛、咳嗽等症状。一般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越重。在发热的同时和发热后一到两天,可以在患儿的口腔黏膜,甚至嘴唇看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比较疼痛,患儿会表现为哭闹,烦躁,流口水,不吃饭等等。在嘴巴里的疱
-
手足口病是什么样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手足口病急性起病,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属于病毒性传染病,还可能出现发热等,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