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发高烧能吃芒果吗
病情描述:
发高烧能吃芒果吗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发高烧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芒果。芒果一般不会引起体温上升,不会加重发烧的症状。芒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果,营养比较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发烧的患者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另外发烧的患者要注意多喝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退烧的药物进行治疗,持续发烧,还应当进一步检查发烧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小孩发高烧怎么办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种疾病的前兆或症状,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孩子如果出现发烧症状,家长们要保持镇定。首先要学会测量孩子的体温,做出正确的判断。发热体温37.5℃~38℃算低热;38℃~39℃是中热;39℃以上才属高热;超过41℃就是超高热。发热38.5℃以下,可以在家进行护理,最好选择物理降温。38.5℃以上,就要请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再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小葵花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这样的儿童中药退烧药物,成分含有柴胡、桂枝、蝉蜕,可以起到解热、抗菌、抗病毒、防惊厥的作用,避免高烧反复。中药退烧,安全性比较高,周岁以内亦有明确用法用量。此外,孩子发烧时要适时给孩子补充足量的水份,以防孩子因高烧引发脱水。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可以咨询医师或者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01:36
-
脑出血病人能吃芒果吗如果脑出血的病人对芒果不过敏,是可以适当吃芒果的。因为芒果里边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蛋白质、矿物质、脂肪、糖类等各种物质。脑出血的病人吃芒果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还能补充体内的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保护血管的内皮细胞,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但是一定要记住一定要适量吃。另外,脑出病人,也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以深绿色或黄色为佳,还可以适当进食海产类的食物,比如海鱼,因为海鱼内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成分,还可以延长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栓的形成,防止中风。另外,海带、紫菜等海产品钾含量是比较高的,对缓解脑出血病情,可能也会有一定帮助。01:16
-
发高烧能吃芒果吗一般情况下发高烧是可以适当吃芒果的,芒果是营养丰富的热带水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多种矿物质,因此能够起到补充维生素的效果。发高烧时,患者多半胃口差、食欲差,这时吃点芒果能够补充水分,能够调节食欲,还能够加速感冒的愈合。因此发高烧时可以适当的吃点芒果肉喝些芒果汁。但是有些发高烧的患者是急性胃肠炎导致的,这个时候我们不建议食入过多的芒果。因为食用过多的芒果会导致排便加剧,如果是腹泻的患者会导致腹泻加重,水盐电解质丢失。另外,发高烧如果是由于食用芒果过敏造成的,这时我们是不建议在吃芒果的,因为在吃芒果会导致过敏症状加重,从而危及生命。语音时长 1:33”
-
发高烧抽搐发高烧的话有以下紧急处理措施: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如果家中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要保持室内通风。2.如果是自己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3.37°温水毛巾全身上下搓热,如此可以使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4.多喝水。喝水有助于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是体温下降,及时补充体内的湿水。5.当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和栓剂。平时要注意预防发烧,要及时增减衣物。根据环境温度,及时增减衣物,保持体温正常。也可以用冷水洗脸,可以刺激皮肤血管,增强人体抗寒、防病能力。语音时长 1:30”
-
发高烧怎么控制引起发高烧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是细菌、病毒入侵,引发呼吸道、肠胃感染,导致发烧。应及时就医,如果不能马上去医院,则需要观察孩子发烧的状况,如有没有反应迟钝、痉挛以及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等。家长要可服用退烧药物,并在家里先做一些物理降温。
-
小儿肠炎会发高烧吗高烧是肠炎的并发症之一,小儿胃肠炎引起发烧也是常见的。特别是如果小孩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致食物蓄积肠胃,无法消化在胃肠堆积发酵而产生热能发烧,以婴幼儿为最多。这种发烧四肢掌心热,不像感冒的四肢冷,消食即烧退而痊愈。
-
发高烧能吃香蕉吗发高烧的患者一般能吃香蕉,适当的吃一些香蕉对促进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患者出现了发高烧的情况,在饮食中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香蕉、草莓、菠菜、黄瓜等,香蕉中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维生素C、膳食纤维,适当的吃一些香蕉能够补充患者身体所需的营养,对于疾病恢复有一定的帮
-
小孩发高烧小孩高烧指的是孩子的体温超过39℃,他是儿科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六个月到三周岁的小孩子发高烧的比较多,见年长的孩子发高烧的比较少。高烧的孩子体温在39℃以上,还会出现怕冷,全身不适,食欲缺乏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