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解读常用骨转换标志物的结果
病情描述:
如何解读常用骨转换标志物的结果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P1NP值。通常治疗三个月后,患者的P1NP值,比治疗开始时的基础值增加40%以上,这样子代表治疗成功。通过这些数值,医生可以比较早的评估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并有助于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意见建议:
建议具体情况,要咨询当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平常生活中,适当增加营养,注意补充钙质,并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为你推荐
-
胃癌肿瘤标志物如何分析胃肿瘤标志物如何分析,我们通常所说的胃肿瘤标志物,主要是指的癌胚抗原,一个是血CEA,这个血CEA在很多的肿瘤,都可以有一个升高的表现,主要常见于结直肠肿瘤、胃肿瘤、肝癌、肺癌等等。第二个肝硬化、肺气肿、肝炎等等普通疾病,也可以引起一个,血癌胚抗原的一个升高。第三点癌症越晚期CEA越高,阳性率越高,这个就比较敏感。第四个,正常人、吸烟者也可以有CEA的一过性的升高,我们认为这个癌胚抗原的,主要的意义在于对一个肿瘤的,一个预后的评估,对一个手术后、手术前后、化疗前后一个预后的评估,主要意义在于这里。01:08
-
肿瘤标志物多少要化疗肿瘤标志物只是一个参考,有些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其实是不高的,但是已经明确了它就是一个恶性肿瘤。尤其是以这种乳腺癌为例,有的病人已经出现乳腺癌了,甚至淋巴结转移了,但是她这个肿瘤标志物都是正常的。也有一些健康人他没有肿瘤,但是他的标志物比这个正常值高出很多。所以就是说你不能单纯拿一个肿瘤标志物来判断,他是不是需要化疗。更多的还是要看他的病理,看他的分期来决定是不是化疗。但是有人就会问了,这个标志物它为什么那么高,它又不是肿瘤,其实中医讲这个标志物还是跟他的体质是有关系的。01:12
-
常用的骨转换标志物有哪些?常用的骨转换标志物主要是骨钙素,也称N-MID,这类标志物跟βcristlifes这类标志物同时提示在骨质疏松的过程中有骨吸收和骨内部重新改造的过程,也就说提示存在骨内部的破坏。而在骨重建的过程中则主要使用PENT监测物来进行动态的观察,也就是说在骨质疏松的这些骨标志物当中这三类标志物是最常使用的,也是最具有鉴别价值的。通过这些骨标志物的检测,配合骨密度的检查能够明确骨质疏松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并且动态观察骨质疏松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反馈反应,进而调整治疗方案。语音时长 1:31”
-
什么叫骨转换标志物?骨转换生化指标就是骨组织本身的分解与合成的产物,简称为骨标志物,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代表成骨细胞活动和骨形成时的骨代谢产物,骨吸收标志物代表破骨细胞活动和骨吸收时的代谢产物,特别是骨基质降解产物。这些指标的测定有助于判断骨转换的类型、骨丢失的速率,骨折风险的评估,了解病情进展,有益于措施的选择以及疗效监测等。骨转换标志物的测定对患者通常是简单的,通过采集静脉血标本或留取尿液标本,送到相应的科室就可以测定。语音时长 1:31”
-
什么叫骨转换标志物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就是骨组织本身的分解与合成的产物,简称骨标志物,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前者代表成骨细胞活动和骨形成时的骨代谢产物,后者代表破骨细胞活动和骨吸收时的代谢产物,特别是骨基质降解产物。这些指标的测定有助于判断骨转换的类型、骨丢失速率、骨折风险的评估、了解病情进展、干预措施的选择以及疗效监测等。
-
如何解读骨涎蛋白的结果?血清骨涎蛋白的水平主要反映与骨重吸收有关的过程,但尚缺乏对这一新指标用于骨质疏松的评价。临床上测定血清BSP可作为乳腺癌早期骨转移预测指标,有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清BSP升高(>24Mg/L),其骨转移发病率高达94倍,对鉴别诊断肿瘤患者是否有骨转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胃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是什么1、糖类抗原724,ca724是胃癌较为可靠的标志物,阳性率约为65%到70%,多与ce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a724水平和肿瘤大小呈正相关,可以用于观察术后是否有肿瘤的残余。2、癌胚抗原,cea是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患者血清中也会升高,阳性率约为60%,在诊断胃癌时ce
-
胃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是什么胃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CEA、CA19-9、CA72-4等。这些标志物在胃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CEA,即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患者中,CEA水平升高通常意味着肿瘤已进入中晚期,对判断预后、预测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