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是什么
病情描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是什么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血象检查,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50%或淋巴细胞总数≥5.0×109/L。异型淋巴细胞≥10%或总数≥1.0×109/L。EB病毒DNA检查,血液、唾液、口咽上皮细胞、尿液或组织中的EB病毒DNA阳性。EB病毒抗原检查,鼻咽拭子直接测定抗原阳性。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骨肉瘤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关于骨肉瘤的实验室的检查方法,没有什么特殊的,它不像一些其它肿瘤,比如说肺癌、乳腺癌,它有一些肿瘤的标记物,血的肿瘤标记物,那么在骨肉瘤这里边呢,没有这方面的标记物可检查,通常来讲,就是说它的血沉、C反应蛋白可能会快,那么在成骨细胞的肿瘤里边,它的碱性磷酸酶,小孩儿的多发的,小孩儿的碱性磷酸酶,要异常高于这个正常人,大大的高于这个正常人,这个值得警惕。01:00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室检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室检查,它分成两大类。一个是特异性的,就是红斑狼疮专门的检查,我们常常要做一下像抗核抗体、抗核提取物,来了解他有没有双链DNA抗体,有没有Sm抗体等等这些特异性抗体,这些特异性抗体对于红斑狼疮的诊断,它是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可能还会查一些非特异性的检查,比如血常规尿常规和体液免疫功能,还有胸腹水B超的探查,还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这样来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这种疾病到底给我们人体,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害,损害的严重程度是什么样子的,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01:14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1、首先是血常规,外周血象改变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早期白细胞总数可以正常或者偏低,以后逐渐出现升高,高者可达(30~50)*10的9次方每升;白细胞分类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后淋巴细胞数可达60%以上,并出现异形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或者其绝对值超过1.0*10的9次方每升时,具有诊断意义。血小板计数常见减少,可能与病毒直接损伤或者免疫复合物作用有关。2、血清嗜异凝集实验。患者血清中出现IgM嗜异性抗体,能凝集绵羊或者马的红细胞,阳性率可达80%~90;5岁以下小儿实验多为阴性。3、EB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以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抗体。4、EB病毒DNA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这个方法能够快速、敏感、并且特异的检测患儿血清中含有高浓度的EB病毒DNA,提示存在病毒血症。语音时长 1:51”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什么主要是eb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临床上的一系列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总数及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除了免疫缺陷者有严重的并发症外,大多数患者恢复较好,还有可能是其它的病原,比如弓形虫,腺病毒,风疹病毒,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也可以引起类似的临床表现,又称为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是最多见的是Eb病毒感染,而且eb病毒感染之后,往往经过含病毒的唾液传播,所以当周围有eb病毒感染的患者,一定要保持距离,不可以近距离的接触。语音时长 1:23”
-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外周雪中淋巴细胞增多,便血,出现单核异型淋巴细胞为特征,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病例,在临床上逐渐增多,诊断治疗带来困难。是细胞的良性增生,是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为多由EB病毒感染所致,少数可由巨细胞病毒、弓形虫、腺病毒、肝炎病毒、HIV等引起。主要通过接吻等方式由唾液传播,偶有由输血和骨髓移植传播的报道。会有疲劳、高热、咽喉痛、头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临床表现。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类急性传染病,主要经口密切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和咽峡炎,另外还可以合并肝脾脏肿大。本病病程一般为1-2周,大多数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可出现复发,临床死亡率在1%以下。目前本病尚无有效地预防措施,EBV疫苗也正在研发当中。今天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什么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是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外感温热病邪,如果机体体质比较差,也容易诱发该疾病的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以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周围血象异形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而且该疾病会在秋冬季节发病率偏高,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