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情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是由于人类感染了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而导致肺部炎症改变,从而引起临床发热、咳嗽、乏力的症状,甚至会引起呼吸衰竭,可能会危及生命。
意见建议:
预防显得至关重要,我们个人要加强防护,尽量戴口罩,外出社交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吃生冷的食物,饮食要注意多样性,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为你推荐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毒命名是什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毒命名是covid19。其由来是在2020年1月7日,由全基因组定序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正式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其中2019代表发现病毒的年份,n代表新型,cov为冠状病毒的英文缩写;在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在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记者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covid19,其中19代表发现病毒的年份,co为冠状病毒的英文缩写,vi为病毒,d为疾病,由此引发大规模肺炎疫情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02:08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人群的年龄新型冠状病毒普遍人群都容易感染,但是像儿童、老年人、孕产妇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还有像艾滋病的患者,恶性肿瘤接受放疗、化疗的患者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也是容易感染的。尤其是伴有各种像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被感染,而且后期的合并症可能会更重一些。还有像合并有糖尿病、矽肺、白血病、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是普遍容易感染的。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都易感,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个人的防护,要做到室内勤通风、勤洗手,少去公共场所,外出一定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01:51
-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组织而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传染病,它的传染性是极强的,它属于乙类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属于重要的传染源。此时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而传染于他人。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机体以后,它有一定的潜伏期,经过1-14天的潜伏期,患者可以发病表现为干咳、发烧、乏力等不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一定要早期发现、早期的隔离治疗。此外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要加强相应的防控措施,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率。此时要求避免前往疫区以及周边的地方,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避免人员群聚等。语音时长 01:12”
-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原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原因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肺炎,目前已经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可能和吃野味是具有一定的联系的,被感染的患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目前潜伏期是不太明确的,在潜伏期之后,患者会出现持续的发烧,乏力以及干咳的症状表现。有的患者症状比较重,可能在一周之后会出现一些呼吸困难的现象,有的患者表现比较轻微,可能只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乏力,很少会出现发烧的表现。一旦确诊之后必须进行隔离的治疗,对于密切接触的患者以及疑似的患者也必须进行隔离的观察,最近如果去过武汉或者是接触过从武汉回来的人,千万要留意身体的变化。以上的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查和治疗措施应该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语音时长 01:09”
-
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病情分析:冠状病毒性肺炎,是由于患者密切接触了冠状病毒的携带者和感染者,通过呼吸道感染了冠状病毒,从而引起的肺炎。意见建议:冠状病毒性肺炎虽然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由于它并没有特殊的治疗药物,因此它的进展很快。在患者怀疑有冠状病毒感染后,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避免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
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什么病情分析: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病毒传染性疾病,主要以飞沫传播,形成肺部感染。存在一个14天的潜伏期。主要症状是咳嗽、发热,乏力呼吸困难等。意见建议:建议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通风换气。出门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饭前、饭后,便后勤洗手。同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饮食上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什么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它的病毒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的病毒是类似的,但是SARS是曾经的冠状病毒,而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以对症治疗为主。当然,临床上已经对多种药物进行实验,部分药物可能存在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实验证明。目前最重
-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什么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它的病毒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的病毒是类似的,但是SARS是曾经的冠状病毒,而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以对症治疗为主。当然,临床上已经对多种药物进行实验,部分药物可能存在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实验证明。目前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