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源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内分泌科

打胰岛素出血?揭秘背后原因!

最近,我接诊了一位60岁的糖尿病患者,这位患者自述长期依赖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他在自行打胰岛素时,发现注射部位出现了出血现象。他担心这是否意味着自己的病情恶化了,或者是注射方式出现了问题,感到很是困惑和慌张。于是,他来到了医院寻求帮助。看到我时,立马就询问我,打胰岛素出血怎么回事?针对这一患者提出的问题,相信大家也有同样的疑惑,那么,打胰岛素为什么会出血呢?今天我就以这位患者的就诊经历为例,为大家解答这一疑惑。

我告诉这位患者,打胰岛素出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注射手法不当:如果打胰岛素时没有正确提起皮肤,或者打胰岛素时接触到了毛细血管而按压时间不够,都可能导致皮下出血和淤青。

2、重复使用注射针:重复使用针不仅会引起皮下脂肪的增殖和感染,还可能导致针尖出现钩子或破裂,从而在打胰岛素时容易刺破皮下血管出血。

3、注射部位选择不当:比如腹部注射时接近脐周,由于脐周毛细血管丰富,如果距离过近也可能导致出血。

为了避免或减少打胰岛素时出血的情况,我提醒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在注射前,要先用酒精棉球清洁注射部位,然后正确提起皮肤进行注射。注射后,要轻轻按压注射部位数秒钟,以确保药物充分吸收并减少出血。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在选择注射部位时,要避开脐周等毛细血管丰富的区域。同时,也要定期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皮肤硬化和出血。

总之,打胰岛素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并不意味着病情恶化或治疗失败。只要患者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药物类型,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就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出血情况的发生。如果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也不要过于恐慌和焦虑,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帮助即可。

发布时间: 2024-05-07

友情参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妙手医生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