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丽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中医科

中医对气胸的称谓,一问带你了解

当我们谈论气胸这一现代医学名词时,往往会想到肺部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失衡,导致胸膜腔内积气。它似乎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疾病,但实际上,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那么,当中医这一古老而深邃的医学体系遇到气胸时,它又是如何称呼并解读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医的世界,探寻气胸在古老医学中的奥秘。

气胸在中医叫胸痹、肺胀、喘证,指的是气体进入胸膜腔积气,形成气胸。

气胸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外伤骨折、胸膜炎引起的胸膜腔破损,主要表现为胸闷、心律失常、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气短、胸痛、呼吸衰竭等症状。肺气虚性气胸可遵医嘱采取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肺气阴两虚性气胸治疗一般以益气养阴为主,可以服用补肺汤、百合固金汤等进行治疗。

缓解气胸的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几点建议:

1、卧床休息:建议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同时,可以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深呼吸和腹式呼吸练习,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肺部康复。

2、调整生活习惯:应戒烟戒酒,以免加重肺部负担,影响气胸的康复。同时,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一般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

总之,中医对气胸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卧床休息、饮食调养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并预防复发。

发布时间: 2024-05-16

友情参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妙手医生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