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主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
擅长领域:常见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执业经历: 湿免疫科主任,风湿病学临床医学博士,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师从著名风湿病学专家蔡醒华,施桂英教授。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风湿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曾在芬兰国立卫生研究所,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康奈尔大学医学院附属特殊外科医院风湿科进行多年“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博士后研究。获得2007年度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8年度四川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现任职务: 风湿免疫科主任 现任职称: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四川省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医师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医师专委会主任委员; 美国风湿病学院(ACR)会员; 科研成果: 曾主持多项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其中于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首次在国内开展“HLA- B27转基因鼠的建立和应用并以其为模型进行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的抗原递呈机理的研究”。90-97年间的有关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临床和发病机理的研究以骨干研究者(第三完成人)获解放军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进行的有关成人斯蒂尔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标准的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自1993-1998年间在第一军医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工作期间,合作开展中药雷公藤,青风藤等植物药提取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研究开发的“关节灵丸”,“骨灵丸”等中成药制剂为广大关节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对青藤碱治疗关节炎症的机理研究,发现了其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对T 细胞的激活产生免疫抑制作用的作用机理。 出国前在中南地区担任多项风湿病专业学会社会职务,包括中南六省风湿病协作组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分会常委、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分会常委、中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分会常委。 1998年应邀赴芬兰国立卫生研究所继续进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发病机制的博士后研究,师从国际著名风湿病专家、国际脊柱关节病协会主席凯撒-格兰芙斯博士。首次在国际上提出HLA-B27分子的“非抗原递呈作用”的概念,并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提供依据。2001年因研究需要转赴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分子科学部进行抗DNA抗体发生机制的基础研究,其间所创立的利用激光捕获微切割技术研究脾脏生发中心B细胞发生和抗DNA抗体产生机制的方法国际上属首次报道。 2002年转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特殊外科医院风湿免疫科,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上届执行主席玛丽-科诺教授和卢米尼达-普里卡朴博士的指导下继续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和发病机理的研究。所作的有关伽马二型抑制型FC受体调控机理的研究及狼疮鼠靶基因敲除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的研究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研究结果已分别发表在2006年度第八期和第十二期的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出国后曾任芬兰微生物与免疫学会会员、美国风湿病学院(ACR,美国风湿病学会)选举会员。曾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进行论文交流,累计发表国际国内较高水平文章30余篇。获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第三完成人),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1990年在导师蔡醒华教授领导下参与编译了国内第一部风湿病概要性著作《风湿性疾病概要》,该著作对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风湿病事业的建立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进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项目包括:1)骨关节炎发病机理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主要对骨关节炎患者的一级,二级亲属进行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的对照研究以发现其易感基因和病理靶点);2)抑制性Fc受体的调控机理以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复合物型风湿病的病情干预作用的研究;3)青藤碱对成骨和破骨细胞分化及调控机理的研究。在研课题:1)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研究》;2)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干预的研究》;3)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综合治疗的研究》;4)四川省卫生厅重点研究项目《骨关节炎与大骨节病“致病因子”的免疫组学比对研究》;5)四川省卫生厅重点科研项目《激活型和抑制型FcR平衡对DC致耐受性的影响及在SLE发病中作用的研究》;6)四川省人事厅归国人员启动基金《免疫复合物相关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及靶向干预措施的研究》;7)中华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发展与研究基金《靶向表达FcγRIIb调控DC成熟状态重建SLE免疫耐受的研究》等。 详细介绍
*以下号源由妙手医生专业认证,仅展示近4周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