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擅长领域: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诊治,对常见和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执业经历: 陈红教授1984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89年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循环系内科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 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对常见和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广泛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重大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脂血症、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等领域展开了积极探索,主要在中国人群的调脂治疗、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和转化医学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的研发、冠心病早期救治的规范化体系、以及多学科治疗心力衰竭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 致力于开展冠心病早期救治的转化医学T3阶段研究,针对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核心环节,完善并优化冠心病早期救治反应体系,探索适合北京地区的冠心病早期救治模式。2.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观点,从整体的高度出发,综合运用高通量芯片筛查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索新型小分子标志物循环microRNAs用于急性胸痛患者的鉴别诊断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超早期预警。3. 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他汀类药物对中国人群临床疗效方面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多种适合中国人群的新型调脂方案,并首先在设计严格、样本量较大的中国人群中证实新型调脂治疗方案—他汀类药物联合贝特类药物和不同时间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 首先在国内发现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降脂药物-他汀药物存在以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撤药综合征”,并明确其分子机制。5. 积极开展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研究,在多个水平上阐明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新型治疗靶点的价值和机制。6. 积极进行心力衰竭防治方面的临床实践,在国内较早建立了心力衰竭多学科治疗团队和非住院状态下监测、治疗和管理的新型模式,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主持并参与了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18篇,包括在心血管领域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如“Hypertension”、“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Hypertension Research”等上发表多篇论文,最高影响因子7.078;主持编撰和翻译了《血脂异常诊断和治疗(第二版)》、《Clinical Lipidology》、《Acute Heart Failure》等学术专著8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中华预防医学科技三等奖、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全国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2007年度中国十大管理英才”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与荣誉10余项 详细介绍
*以下号源由妙手医生专业认证,仅展示近4周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