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腹泻又叫肝源性腹泻,症状多见大便次数增多、稀薄不成形,或伴有乏力、肝区痛、恶心、呕吐、排气等,一般不伴有腹痛或伴轻微腹痛。

肝源性腹泻是肝病患者因肝实质性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腹泻。腹泻的症状可伴随着肝病的全程,或后期出现,主要表现为溏泻和脂肪泻。肝源性腹泻患者大便次数增多,多余清晨或早餐后连续排出,量不多;大便稀薄不成形,肉眼观察无脓血,或伴有明显油光;同时可伴有乏力、肝区痛、恶心、呕吐等肝病表现;不伴有腹痛或者轻微腹痛,便后痛减;排便不畅,排便时间长。此类患者便常规检查多数不见异常;且抗炎止泻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出现肝源性腹泻需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判断腹泻原因,选择治疗方案。如果是肠道的菌群失调,可以使用部分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如乳酸菌素片等,一般可以控制腹泻。如果有腹腔或肠道感染,需要一定要根据感染的细菌药敏,决定抗生素种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帮助控制感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