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丹毒是怎么引起的

概述:

下肢丹毒可能是由于患者有脚气、足癣等疾病,挠抓之后造成皮肤表面有小的破损,导致感染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可能是由于患者有严重的内科疾病,如糖尿病,引起下肢的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继发细菌感染而引发丹毒。

临床表现:

丹毒多好发于下肢和面部皮肤,起病急,患者常有头痛、畏寒、发热等症状。局部为片状皮肤红疹、微隆起、色鲜红、中间稍淡、境界较清楚,有烧灼样疼痛。病变范围可向外周扩展,中央红肿消退而转变为棕黄色。有的患者可出现水疱,附近淋巴结常伴有肿大、触痛,但皮肤和淋巴结少见化脓破溃。病情加重时,全身性脓毒症状加重。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导致淋巴水肿,在含高蛋白淋巴液刺激下,局部皮肤粗厚,肢体肿胀,甚至发展成“象皮肿”。

治疗及预防:

治疗:丹毒的患者应该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局部以50%硫酸镁液进行湿热敷,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等到局部及全身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3-5天,以防止复发。对下肢丹毒,如同时有足癣的患者,应该将足癣治疗好,以避免丹毒复发。另外,还要防止接触性感染。

预防:患者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及时处理小创口;因为丹毒有接触性传染,所以须进行床边隔离,在接触丹毒患者或是在患者换药之后,应该及时洗手进行消毒,防止医源性传染;与丹毒相关的足癣、溃疡等应该积极治疗,避免复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