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茸,即脐部卵黄管残余组织的增生物,是新生儿常见的脐部异常之一。它虽为良性病变,但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带来一系列危害。本文旨在阐述脐茸的潜在风险及相应的治疗措施。
脐茸的主要危害包括出血、感染、贫血、电解质紊乱以及恶变的可能。由于脐茸组织脆弱,易发生微血管破裂,轻微时可能引发局部疼痛、肿胀,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同时,脐茸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感染后可能出现红肿、疼痛、脓液分泌等症状,重症患者还可能因感染扩散引发全身败血症。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铁元素流失,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电解质紊乱也是脐茸的潜在危害之一,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症状。虽然恶变概率较低,但仍需警惕脐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可能。
针对脐茸的治疗,药物选择多样。硝酸银具有腐蚀作用,可使脐茸组织坏死脱落;碘伏则能消毒杀菌,控制感染;百多邦软膏和红霉素软膏等外用药物也对治疗脐茸处的感染具有良好效果。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皮肤。脐茸虽为良性病变,但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脐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诊治,以确保患儿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