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痔疮艾灸百会穴、承山穴、长强穴、大肠俞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艾灸的同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1、百会穴:

艾灸穴位对于减轻痔疮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艾灸百会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艾灸此部位可以起到益气升阳的作用,对于改善痔疮引起的脱肛有辅助作用。

2、承山穴:

此穴位位于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艾灸后可以起到舒筋活络以及清热通肠的功效,可以改善痔疮引起的便秘。

3、长强穴:

此穴位位于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艾灸后可以起到清肠泄热以及利湿通淋的功效,对于改善痔疮引起的便血、脱肛等有比较好的作用。

4、大肠俞穴:

该穴位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艾灸后可以起到通调肠腑的作用,可以减轻痔疮患者出现的便秘症状。

5、足三里穴:

此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艾灸后可以起到补中益气、活血的功效,对于减轻痔疮引起的肛门胀痛有一定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只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并不能彻底治疗痔疮,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熊胆痔疮膏、麝香痔疮栓、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进行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