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临床上常称为心肌梗死,是一种极为危险的心血管疾病,它确实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最终引起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发病急骤,若不及时救治,大面积心肌坏死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即使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仍然较高。

心肌梗死会损害心脏的收缩功能,导致心脏射血能力下降,进而引发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心肌梗死后,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可在短时间内致患者于死地。

当心肌梗死面积广泛时,心脏输出量急剧减少,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引发心源性休克。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心肌梗死后的坏死心肌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发生变薄、脆化,承受压力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心脏破裂。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患者预后极差。

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在心肌梗死的急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血管介入技术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预防始终优于治疗,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