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小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疸的一种症状。可能是生理性黄疸,也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胆道闭锁等因素引起的。如果发现有小孩身体有异常状况,应及时就医。

1、生理性黄疸:

孕妇在产前如果使用了催产素、或者患有糖尿病,都可能会影响到小儿血清胆总胆红素的水平,造成小儿出生后有生理性黄疸。这种情况一般在出生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会自行消退,不需要特殊治疗。

2、乳糖不耐受:

小儿如果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会导致肝脏处理乳糖时需要消耗额外的胆红素,因此可能会引起病理性黄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颗粒、地芽孢杆菌活菌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治疗。

3、细菌感染:

小儿在发生细菌感染后,细菌可能会随着血液侵袭肝脏,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变差,引起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出现病理性的黄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琥乙红霉素颗粒等药物治疗。

4、病毒感染:

比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这些病毒会导致肝功能受损,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功能出现障碍,进而引起黄疸的出现。可以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拉米夫定片、齐多夫定片等药物治疗。

5、胆道闭锁:

是一种胆管闭塞性疾病,仅见于婴儿,通常与宫内或出生后病毒感染有关,会影响胆汁排泄,造成胆红素升高,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需要在医生的操作下采用肝门空肠吻合术或肝移植术等手术治疗。

平时需要给小孩做好护理工作,保持身体与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给环境消毒。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