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胎剖宫产怀二胎是否会有风险是因人而异的,当在剖宫产后一年内怀二胎时,这时可能会对存在一定风险,当经过3-5年时间之后再怀二胎,一般是不会有风险的。孕妇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怀二胎的最好时间,在平时要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适当的喝些温水,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第一胎剖宫产怀二胎的话是否会有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第一胎是脊柱裂可以要第二胎吗有的患者家长比较关心,第一胎是脊柱裂,我可以要第二胎,可以是可以,但是有风险。出生过,生产过先天性脊柱裂的孩子,这样的孕产妇第二胎,再出现脊柱裂的风险明显增大,各家统计不一样。有的认为是增加了6到8倍,还有的认为比这还高,所以它的风险是明显增大。当然,如果你还想要的话,那就有一些预防的措施:第一,要加大叶酸的口服量,刚才我说过正常的孕妇都要服叶酸,在孕前三个月和孕后三个月要吃0.4毫克的叶酸,当你第一胎要生产过这种脊柱裂畸形的孩子,要加大10倍剂量服叶酸,也就是说要吃4毫克,正常孕妇吃0.4毫克,那你生产过畸形孩子的要吃4毫克,增加10倍。第二,那就要更加注意避免一些有害因素,千万避免什么感冒、感染这些,其他还有一些因素,肥胖、糖尿病,都可以加重出生畸形的风险。第三,很重要就是夫妻双方,要去做一些基因的检查,染色体的检查,看你双方有没有染色体基因的缺陷,出生过畸形孩子的。如果找我的话,因为全国很少做检查的,只是局限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可能做这项检查,需要做检查再和我联系做基因染色体的检查,夫妻双方都要做检查的。02:48
-
唇腭裂影响下一胎吗先天性唇腭裂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就遗传因素来说,目前已知有一些基因可能是与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生相关。目前的统计学上的观点是这样的,如果父母双方都没有唇腭裂,那么子代产生唇腭裂的几率就是每600到800个里面有一个。如果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有唇腭裂,子代发生唇腭裂的几率就是在4%左右。那么如果父母双方都是正常,子代里面第一胎是先天性唇腭裂,那么他的第二胎发生唇腭裂的几率也是在4%左右。01:05
-
怀二胎肚子比一胎大一般情况下怀二胎的肚子要比一胎大一些。因为生完一胎之后,腹壁会有一些肌肉和脂肪。造成怀二胎的时候腹部的肌肉脂肪比较偏多,所以显得肚子比一胎的时候大一些。孕期一定要控制体重,不要让孕妈妈的体重和宝宝体重长得过大,这样更有利于自然分娩。平时注意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劳累、避免着急上火、均衡营养、定期做产前检查。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不要吃得过于油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果随时有腹痛、阴道流血的情况随时去医院做检查。语音时长 1:03”
-
一胎高血压二胎会有吗一般情况下如果一胎就有高血压的情况,生二胎的时候还会再一次出现高血压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注意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首先就是生二胎的时候,年龄一定不要太大,尽量的不要超过三十五岁,因为三十五周岁就属于高龄产妇了,在妊娠期间出现高血压的风险以及并发症的风险会更大。其次就是在整个孕期期间饮食一定要注意,要低盐低脂饮食,尽量不要吃过咸,过重口味的食物,而且一定要注意补充钙质,锻炼身体,控制好体重,严格控制整个孕期的体重,不要胖的太快。做好产前检查,在怀二胎的时候,一定要定期做产前检查,不可以熬夜,过度劳累,也不可以做一些沉重的工作,剧烈的运动,这些情况都要注意。语音时长 1:35”
-
第一胎剖宫产怀二胎的话是否会有风险病情分析:第一胎剖宫产怀二胎的话会增加了一个子宫破裂的风险。但是子宫破裂出现的几率还是很低的,想减少子宫破裂的风险的话,可以两次剖腹产间隔时间在至少两年以上。意见建议:第一胎剖宫产如果准备生二胎的话,至少在第一胎剖宫产术后一年以上在怀孕。怀孕期间定期的检查,怀孕期间合理膳食,适当活动,避免出现巨大胎儿的情况。
-
怀第一胎会早产吗病情分析:怀第一胎如果没有早产的高危因素是不会早产的。早产是指怀孕28周以后,不足37周之间分娩。因多种因素导致宫缩的出现,进行出现宫颈的缩短和宫口的扩张,从而出现早产。而早产儿因各个脏器发育相对不够完善,出生后需要转儿科。意见建议:孕期建议孕妇注意保持心态的平衡,好好的休息,注意孕期卫生与保健。避免过度劳累。孕后期禁止性生活。一旦出现下腹坠胀疼痛,阴道见红等早产征兆,应卧床休息。
-
一胎剖宫产二胎可以顺产吗一胎剖腹产,如果条件允许,二胎是可以顺产的。建议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看有没有符合顺产的条件。1、要看第一胎剖腹产的原因,有没有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比如:妊高症以及前置胎盘等。2、胎儿在肚子里情况必须良好,胎儿没有缺氧等。3、看子宫的切口愈合是否良
-
怀二胎肚子比一胎大一般情况下怀二胎的肚子要比一胎大一些。因为生完一胎之后,腹壁会有一些肌肉和脂肪。造成怀二胎的时候腹部的肌肉脂肪比较偏多,所以显得肚子比一胎的时候大一些。孕期一定要控制体重,不要让孕妈妈的体重和宝宝体重长得过大,这样更有利于自然分娩。平时注意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劳累、避免着急上火、均衡营养、定期做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