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分布在肺泡液体分子层表面,即在气-液界面之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⑴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随肺泡半径的变小而增大,也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在小肺泡或呼气时,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大,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强,肺泡表面张力小,可防止肺泡塌陷;在大肺泡或吸气时,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减小,肺泡表面张力有所增加,可防止肺泡过度膨胀,从而保持了肺泡的稳定性。⑵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⑶由于降低了表面张力也就降低了弹性阻力,从而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新生儿如果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将会引起疾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质与量的任一改变,均会引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肺泡蛋白沉积症等。其中由肺表面活性物质代谢功能紊乱或表面活性剂功能障碍引起的遗传性疾病是引起新生儿、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根本原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