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标准

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标准一般是受伤后血流不止、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血小板低于正常值、骨髓检查异常、牙龈出血等,如果身体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1、受伤后血流不止:

如果日常生活中不小心被异物划伤皮肤,伤口在比较小的状态下仍然血流不止,通过按压也不能有效的止血,可能患有血小板减少症。

2、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

如果人体发生了碰撞,导致皮下血管破裂,正常的个体能够快速的修复,如果存在血小板减少症,修复的速度通常比较缓慢,容易形成紫色斑块。

3、血小板低于正常值:

通过血常规检测,正常的血小板值应该是100×10^9/L~300×10^9/L,如果血小板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患有血小板减少症。

4、骨髓检查异常:

骨髓检查可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如果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但是存在成熟障碍,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的标志。

5、牙龈出血:

当血小板减少时,凝血过程会延缓,严重时可出现皮下、黏膜等组织出血,如果经常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也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症。

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多休息,避免摔倒、颠簸,以免引发出血。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豆浆、牛奶、面包等,避免吃过于坚硬或过度咀嚼的食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