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后晚上睡觉总是出汗

发烧临床上指发热,感冒发热后晚上睡觉总是出汗考虑是环境温度过高、穿着衣服过厚、用药后的正常反应、自身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身患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加强生活护理、应用药物等方式改善,一旦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环境温度过高:

若出现感冒后,会使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进而引起发热,感冒发热后,如果睡眠环境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毛孔扩张,进而诱发出汗。此时应将室内温度调于合适的状态,一般24~26℃为宜。

2、穿着衣服过厚:

如果感冒发热后,晚上睡觉时穿的衣服比较厚,也会影响体内的散热,所以会出现少量出汗。此时应随温度变化,适量的减少衣物。

3、用药后的正常反应:

感冒患者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遵医嘱在饭后应用布洛芬胶囊、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吲哚美辛胶囊等药物退热治疗。药物成分在体内发挥作用的同时,会促进汗液排出,使体温逐渐下降,所以会出现晚上睡觉总出汗,此时属于用药后的正常反应,无需特殊治疗,适量的增加饮水量即可。

4、自身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该病会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亢进,所以会诱发心慌、手抖、异常出汗等现象。可以遵医嘱在饭前或饭后应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甲亢灵片等药物治疗。

5、自身患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该病主要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患病后会因植物神经功能出现异常而诱发血压异常、夜间睡眠时盗汗等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用35~38℃的温水送服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谷维素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

如果是疾病因素所致,也需要遵医嘱定期去医院复查,以便了解病情的具体恢复情况。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