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的原因及危害

心动过缓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心脏疾患,也可见于颈椎外伤、甲状腺功能低下、颅内压过高等疾病,另外药物因素、一些侵袭性治疗也可导致心动过缓。危害一般有黑矇发作、阵发性头晕,严重的心动过缓可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脑灌注不足,出现晕厥、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心动过缓指心率小于60次/分,可见于正常人、运动员、老年人和熟睡时,也是咳嗽、呕吐、排便时迷走神经受刺激的反应,但上述情况下心率很少小于40次/分。此外,由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心率可能更慢。心动过缓本身并非特异性体征,但合并有胸痛、眩晕、晕厥及气短则提示为急症。

出现心动过缓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情况,医生还会建议做血常规、电解质、甲状腺功能检查、静息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以明确诊断。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