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手足口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肠道病毒传染性疾病。在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尽量不让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一定要教育孩子勤洗手,饭前便后一定要认真洗手。不要吃没有仔细清洗的蔬菜水果,不要喝生水。孩子的餐具,玩具,洗漱用品,应当经常的清洗并消毒。孩子日常中能接触到的桌椅板凳,门把手等等,应当经常的消毒清洗。居住的室内环境要注意经常的通风,避免空气过于污浊。孩子的衣物,被褥等等,应当经常的晾晒。

临床症状:

手足口病,经常见于三岁以下的小儿,临床上根据病情的轻重,将手足口病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

普通病例一般发病比较急,突然出现发热,咽喉痛,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年长儿自述口腔疼痛。检查能够发现,在患儿的口腔内,存在多发性的小溃疡或者小疱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数会在一周左右内完全消失。

重症病例进展迅速,常常在短期出现头痛,呕吐,嗜睡,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口唇发干,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等症状。

治疗措施:

对于普通的手足口病患者,适当的采取对症处理即可。患儿注意多休息,饮食清淡而又富有营养,预防感染,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避免孩子搔抓皮疹部位。

对于重症病例,有神经系统表现的患者,如出现脑水肿,应当及时的静脉滴注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力,根据需要还可以使用呋塞米等利尿药。适当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比如氢化可的松或者甲泼尼龙,可以缓解病情。发热症状明显的及时注射赖氨匹林退热,有缺氧症状的及时吸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