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低血压是怎么回事?

体位性低血压概述:

体位性低血压,也叫直立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多数是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者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来的低血压。一般认为站立后收缩压比平卧时血压下降20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10mmHg,就称为体位性低血压。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主要是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继发性有可能是由于某些药物、内分泌紊乱、急性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导致。

体位性低血压预防: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首先要控制血糖达标,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定期筛查并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监测血压变化;其次合理饮食,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进餐后不宜立即起立和从事体力活动,不饮烈酒,可适当饮用少量葡萄酒;平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耐力制订锻炼计划,增强体质,坚持运动;多饮水可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压;活动后出汗较多时注意盐和水的补充;还要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在起立或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做些轻微的四肢准备活动,有助干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站立时做交叉双腿的动作也有助于增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注意:

合理饮食,补足营养,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用紧身腰带。对少数慢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也可给予药物治疗,如中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并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