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挖耳朵是不是对耳朵不好呢

经常挖耳朵是对耳朵不好,患者可以定期掏耳朵,如果过于频繁会损伤耳部黏膜,还可能会引起感染的风险。

耳朵内的分泌物在医学上称为耵聍,可以起到保护与清洁外耳道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耵聍会随着咀嚼动作排出耳朵。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耳道堵塞、痒的症状,不需要经常进行处理。如果患者过于频繁的清理耵聍,会破坏耳道内环境,失去保护的作用,破坏皮肤屏障,容易被耳内分泌物所刺激,还会破坏皮肤酸碱度,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引起耳部感染,比如外耳道炎等,出现肿胀、疼痛、流脓等现象,所以经常挖耳朵对耳朵不好。而且外耳道的皮肤较薄,患者频繁的掏耳朵会增加鼓膜损伤的概率,可能会引起鼓膜炎,如果挖耳朵力度较大,还可能会引起鼓膜穿孔,导致患者听力下降,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如果患者在挖耳朵后出现疼痛的症状,则表示耳朵内的皮肤已经受损,应立即停止挖耳朵,如果出现红肿、听力下降的症状,则代表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