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一般一周至三周后发病,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心肌炎是指心肌发生炎症性疾病,可能是因为感染柯萨奇B组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引起的,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心肌炎通常发生在感冒以后,一般会在感冒后的一周至三周后发病。患者患病后通常会表现为发热、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急性发作期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如果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还可能会诱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出现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对临床疑似心肌炎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患者的具体情况。

患者确诊后,应及时卧床休息,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日常生活中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并注意对维生素的补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