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有的会出现发热。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乏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大量出血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及脉搏快而弱等,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对症治疗建议:

一、一般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咯血时引起窒息,大量出血者应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食。

二、补充血容量,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时,应立即输入足够的全血。

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处理:

1、胃内降温。

2、口服止血剂垂体后叶素等。

3、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奥美拉唑、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

4、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或胃镜指示下止血。

饮食注意:

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不要抽烟,不要喝酒,不要吃火锅、烧烤、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宜清淡、易消化饮食,比如牛奶、大米粥、小米粥、面条等,也可以选择鱼肉、白菜、鸡蛋羹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